马少利:舰炮作笔 深蓝为卷-实弹射击
“七一”来临之际,党龄24年的马少利,在东部战区海军机关举办的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,平静地讲述了他与舰炮的故事。
在东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,“马少利”是个响当当的名字,每每被人提及时,总是缀着“兵王”“兵专家”一类的称呼。
从军27载,马少利荣立二等功2次、三等功3次,2次获评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;他编写的装备操作手册,已成为我军院校教材。年轻战友们把这位被表彰的老班长当成山一样仰望。
27年来,先后在4型舰艇、6型舰炮岗位工作的马少利打出了近万发炮弹,几乎每一发都进行了精细的射后分析。几十万条实弹射击数据汇聚而成的经验,让他指挥实施火力打击如臂使指。
那年,海军组织舰员级维修技能比武。单位推荐马少利参加,不料,比武的舰炮型号和他在战位上实操的舰炮截然不同。
两个多月后的比武中,马少利在六个单项中拿到了三项满分,夺得了枪炮专业所在组别的第一名,被海军评为“专业技术能手”。
从只有高中学历的“门外汉”干到舰炮专业“兵专家”,马少利是一张一张电路图“啃”过来的。到能够熟练掌握各型舰炮的结构原理时,他已经写下了15万字的学习笔记。
马少利用竹子的成长作比喻:“竹子生命的前几年长得极其缓慢,但根系在不见天日的土壤中默默积累养分。熬过扎根固土的艰难时期,每棵翠竹都会疯狂地拔节生长。”
马少利所在的资阳舰,是国产054A型护卫舰。这型舰作为人民海军的新型主力护卫舰,因为与“五四”谐音,被中国军迷们爱称为“新青年”。
“当时,导弹护卫艇上的主炮刚刚装备了新型射击指挥仪,但是操作复杂,命中率始终偏低。”他回忆。
作为水兵,马少利幸运地赶上了人民海军跨越式发展的时代,在几型舰艇上奋战过的他,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利用培训和休假的时机,他先后到海军院校、中国船舶重工某研究所等厂家学习,向教授专家、技术人员取“真经”。
“他问得很细,就一个射击方面的问题,一天之内给我打了7次电线年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原教授汪德虎说。
经过700多个日夜,《某型舰炮电气原理与维修》终于编写完成,被海军作为统编教材推荐到各单位使用。
一家四口的全家福里,马少利胸前挂满了20多个闪亮的奖章,身旁是一袭白裙抱着女儿的赵天姣,怀里还偎着笑得灿烂的儿子。
以舰为家,舰上的大伙也是这么说马少利的。单位几乎所有枪炮专业的骨干,都是他带出来的兵,其中8人担任舰艇长,3人成长为高级军士,20多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。